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湖北大地,继而波及全国。对于人口流动相对较小、对外交流相对较少的县城而言,外防输入便成为阻止疫情蔓延的关键。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大荔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严密部署,迅速行动,既有效防止了疫情经由交通运输渠道输入和传播,又尽可能确保了民生、防疫等物资运输畅通。
这是不期而遇的新挑战,这是突如其来的新考验。非常时期,大荔交通系统的一群逆行者们不舍昼夜,不辞劳苦,守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尽管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距离危险可能只是隔了一层薄薄的口罩,然而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他们深知,只要交通的卡口扎紧了,他们守护的这座城才能平安无虞。逆行者+排头兵抗疫一线见本色
很多时候,忠诚不是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而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人民需要时,在组织召唤时,能够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复两个字——“收到”。
1月24日,大荔县交通运输局根据疫情防控需求,成立了由王根鹏同志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单位负责同志和相关股长为成员的县交通运输局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全系统包括后勤人员在内的300余人取消休假,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这是动员令,也是宣战书,更是军令状。
其实,作为该县交通运输局的“掌门人”,王根鹏在1月23日已经开始安排部署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尤其在Ⅰ级响应启动以后,为了第一时间让全县人民了解疫情、做好防护,王根鹏安排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在县城主要出入口、汽车站、高铁站张贴宣传横幅,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和倡议书,并利用出租车、公交车、LED屏进行广泛宣传。
面对高铁站人员状况复杂的现实情况,王根鹏及时向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在高铁站设立健康服务点的建议。之后,王根鹏亲自挂帅的高铁站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立,对出站旅客实行分类管控,确保了无缝对接、不漏一人。
在中省各级发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防控疫情的号召后,王根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主动下沉一线,到自己居住的社区临时党支部报到,认领工作任务,服从临时党支部的统一调配,扎实开展摸底排查、重点管控、清洁消杀、封闭管理、宣传劝导等疫情防控工作。
“抗洪抢险、防非典、治黄沙,仗仗都是硬仗,场场都是胜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作为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大荔县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张京成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兵”。1月25日,他主动请缨,要求担负高铁站卡点的疫情防控工作,随即便带领队员布置现场,连轴转奋斗在抗疫一线,被人说他“要工作不要命”。而在此前不久,他刚刚因为咽旁间隙感染引发颈内静脉血栓住过院,西安交大二附院主治大夫还建议他继续住院治疗。
同为交通系统员工的妻子看在眼里,心疼却又无可奈何。他总是笑着说:“我是党员又是基层领导,危急关头,我不上谁上嘛?”就在他们夫妻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去年刚大学毕业、在中建一局西北公司工作的儿子,听说公司援建西安公共卫生中心,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一家三口,成了疫情防控中最美的“全家福”。“双码制+三色卡”方法创新显实效
一顶遮阳伞、一个10余平方米的休息室,便是高铁检测卡点工作人员的“容身之处”;两把椅子、一张条桌、几个水杯,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几套防护服、几个测温仪、一个小喇叭,这个团队虽小却举足轻重。从大年初二开始,大荔高铁站卡点检测专班的五六个人,便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这里,饿了泡面充饥,困了和衣而眠。在实践中,他们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控策略,创新管控措施,牢牢守住了“外防输入”的底线。
2月26日,大荔县在高铁检测卡点推行“健康码+轨迹码”的双重验码制度。旅客出站后,由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分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扫码出站,无智能手机或者手机出现故障的人在专门出口登记、核实并由乡镇接送方可出站。使用智能手机人群需要同时扫健康码和轨迹码,健康码表明体温等健康状况,而轨迹码则是通过捕捉手机信号显示户主在40天之内的运行轨迹。